之前讨论过Google音乐搜索,其中提到"韩国变态到把搜索和门户结合在一起,推出自己怪异的搜索引擎naver和empas,Google连啃剩的骨头都没有半根,在韩国被斩尽杀绝。"这个话题当时只是点到为止,没有展开来谈一下。
为什么说韩国的搜索引擎很怪异呢?因为互联网的基本特性是开放,而非封闭。所有的网站都敞开大门让Google搜索,用户也通过Google找寻自己想要的资讯,这似乎是网络的常态。但是在韩国,情况完全反了过来。韩国有四大门户网站:Naver、Nate、Daum和Yahoo! Korea。其中的Naver不单是门户网站,而且也是韩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。超过7成的韩国网民使用Naver的引擎进行搜索,而且内容大多就来自 Naver站点,似乎这样也就足够了。
Naver作为门户网站,几乎开展了所有的互联网业务。邮箱、相册、Blog、字典、百科、社群、新闻、图书、电子商务、图片、本地信息,应有尽有。一个韩国网民的那点网络生活,完全可以在Naver站内就全部完成。完成之后,Naver把相关的资讯全部归入它的数据库,供网民检索。
Google搜索一个关键词的话,所有结果直接都是并列的关系,是一张长长的链接表。但是Naver不会是这样,举个例子来说,如果你输入"金喜善",返回的结果相当丰富。会有这位女演员的Blog,有她的粉丝群地址,有关于她的最新新闻,有她的百科生平简介,有她的作品年表,有关她的图书和音像资料。附带着,如果你想购买关于她的书籍或者DVD,那么搜索结果里也会有对应的信息,可以立即在线下单。这些资料按照层级分布,在一页内满足大部分人的大部分需要。
所有的这些资料,都是用户在Naver里使用各种服务产生的结果,对应于不同的搜索需求。而Google检索出来的网页,是所有包含"金喜善"的页面,它们之间没有层级关系,信息也没有进行聚合与整理。而是用对应网站或者网页被引用的多少作为出现先后的顺序,体现的是页面在互联网上的权重,而非信息本身的重要性。当然,韩国网民于是不用Google。如果Naver狠一点,干脆不允许Google搜索它的页面,那么Google里可能就没有什么值得一看的搜索结果。
假设在中国,有一家门户网站具有Flickr的相册服务,Yahoo的资讯,Google的搜索,wordpress的博客,FaceBook的社区,Wiki的百科,Amazon的电子商务、gmail的邮箱服务、youtube的视频、MSN的聊天,再加上庞大的社区和按照关键词构造的BBS 群落。。。。。。那么,它会不会成为一个中国版的Naver?任何一个中国网民只要输入关键词,在一个站内就能解决所有他的问题。有没有这种可能?
把镜头摇回现实。当百度开发了电子商务平台有啊的几乎同时,淘宝宣布禁止百度对淘宝内容的检索,理由是百度的竞价排名系统让虚假信息位于前列,误导消费者。事情真的是这样吗?随后我们看到,淘宝一样出现了推荐位。搜索一样产品,返回的结果中一样存在推荐的商家,这些商家出现在显要的位置上,他们需要不需要付费购买这样的位置?这同样是竞价排名啊。那么,怎么理解淘宝的这一决策?
如果我们承认淘宝是中国最大的网民间电子商务交易平台,如果它的信息不对百度开放,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有人想进行网购,就不得不使用淘宝的搜索?因为你在百度上找不到相关的资讯。于是,淘宝就做成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搜索引擎。与此同时,淘宝研制了聊天工具阿里旺旺,现在推出了blog,加上原有的淘宝社区。它究竟想做什么呢?
再看百度,它开发了贴吧、百科、Blog、百度Hi、有啊、百度知道。。。。。。当你在百度搜索一个关键词的时候,现在返回的结果首先是贴吧、百科、百度知道的内容。它又想做什么?再来,网易有BBS、邮箱、相册和资讯服务,一直坚持开发网易泡泡,增加了Blog,推出自己研制的搜索引擎有道。那么,接下来会有网易商城么?
似乎我想说的话已经说完了,从标题到这一段终结,已经论证完毕。不过,我还想就地域再多说两句。Google能够运转,前提是人人都乐于共享和探索。这不单纯是一种用户习惯,而且是用户的人文环境所决定的行为模式。基于民主投票理念产生的Digg,可以让成百上千的人为一条帖子顶一下,把有价值的帖子Digg到首屏。同样的产品,在中国就行不通,没有几个人愿意点那么一小下。这种向外输出,完全不具备起码的群众基础。网易新闻经过多年的培训,一条火爆新闻被推荐的次数,远远不能和点击量相比。
但是,你要是换一个角度看。中国人有着悠久的传统,每天在书包里带一块砖,用饭盒打一盒单位的水泥回家,经过数月之功,修建一个自己家的小厨房。对于分享和探索,中国人没有多少兴趣。但是,对于像个搬仓鼠一样把外面的资源弄回自己的小家,却人人都有浓厚的兴趣。开心网上最火热的两款游戏是争车位和偷菜,可以从一个侧面印证这一点。所以,在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下,一本书的价值不会体现在有多少人推荐,而是有多少本盗版。一个Blog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少人Digg或者用美味书签搜藏,而是有多少人把文章放在自己的Blog里或者硬盘上。韩国之所有有Naver的模式,大概也是基于相同的心态和人文环境。
分出去和偷回来,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用户心态。对应这两种心态,大概也应该有不同的产品形态。对于"偷回来"而言,最好的结构当然是一站拥有所有的东西,而这所有的东西又能为我所用,随时能让我感觉到安全可靠,于是我就能把这个站点当作是自己在网络上的私产,就此呆在那里永不挪窝。
为什么说韩国的搜索引擎很怪异呢?因为互联网的基本特性是开放,而非封闭。所有的网站都敞开大门让Google搜索,用户也通过Google找寻自己想要的资讯,这似乎是网络的常态。但是在韩国,情况完全反了过来。韩国有四大门户网站:Naver、Nate、Daum和Yahoo! Korea。其中的Naver不单是门户网站,而且也是韩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。超过7成的韩国网民使用Naver的引擎进行搜索,而且内容大多就来自 Naver站点,似乎这样也就足够了。
Naver作为门户网站,几乎开展了所有的互联网业务。邮箱、相册、Blog、字典、百科、社群、新闻、图书、电子商务、图片、本地信息,应有尽有。一个韩国网民的那点网络生活,完全可以在Naver站内就全部完成。完成之后,Naver把相关的资讯全部归入它的数据库,供网民检索。
Google搜索一个关键词的话,所有结果直接都是并列的关系,是一张长长的链接表。但是Naver不会是这样,举个例子来说,如果你输入"金喜善",返回的结果相当丰富。会有这位女演员的Blog,有她的粉丝群地址,有关于她的最新新闻,有她的百科生平简介,有她的作品年表,有关她的图书和音像资料。附带着,如果你想购买关于她的书籍或者DVD,那么搜索结果里也会有对应的信息,可以立即在线下单。这些资料按照层级分布,在一页内满足大部分人的大部分需要。
所有的这些资料,都是用户在Naver里使用各种服务产生的结果,对应于不同的搜索需求。而Google检索出来的网页,是所有包含"金喜善"的页面,它们之间没有层级关系,信息也没有进行聚合与整理。而是用对应网站或者网页被引用的多少作为出现先后的顺序,体现的是页面在互联网上的权重,而非信息本身的重要性。当然,韩国网民于是不用Google。如果Naver狠一点,干脆不允许Google搜索它的页面,那么Google里可能就没有什么值得一看的搜索结果。
假设在中国,有一家门户网站具有Flickr的相册服务,Yahoo的资讯,Google的搜索,wordpress的博客,FaceBook的社区,Wiki的百科,Amazon的电子商务、gmail的邮箱服务、youtube的视频、MSN的聊天,再加上庞大的社区和按照关键词构造的BBS 群落。。。。。。那么,它会不会成为一个中国版的Naver?任何一个中国网民只要输入关键词,在一个站内就能解决所有他的问题。有没有这种可能?
把镜头摇回现实。当百度开发了电子商务平台有啊的几乎同时,淘宝宣布禁止百度对淘宝内容的检索,理由是百度的竞价排名系统让虚假信息位于前列,误导消费者。事情真的是这样吗?随后我们看到,淘宝一样出现了推荐位。搜索一样产品,返回的结果中一样存在推荐的商家,这些商家出现在显要的位置上,他们需要不需要付费购买这样的位置?这同样是竞价排名啊。那么,怎么理解淘宝的这一决策?
如果我们承认淘宝是中国最大的网民间电子商务交易平台,如果它的信息不对百度开放,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有人想进行网购,就不得不使用淘宝的搜索?因为你在百度上找不到相关的资讯。于是,淘宝就做成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搜索引擎。与此同时,淘宝研制了聊天工具阿里旺旺,现在推出了blog,加上原有的淘宝社区。它究竟想做什么呢?
再看百度,它开发了贴吧、百科、Blog、百度Hi、有啊、百度知道。。。。。。当你在百度搜索一个关键词的时候,现在返回的结果首先是贴吧、百科、百度知道的内容。它又想做什么?再来,网易有BBS、邮箱、相册和资讯服务,一直坚持开发网易泡泡,增加了Blog,推出自己研制的搜索引擎有道。那么,接下来会有网易商城么?
似乎我想说的话已经说完了,从标题到这一段终结,已经论证完毕。不过,我还想就地域再多说两句。Google能够运转,前提是人人都乐于共享和探索。这不单纯是一种用户习惯,而且是用户的人文环境所决定的行为模式。基于民主投票理念产生的Digg,可以让成百上千的人为一条帖子顶一下,把有价值的帖子Digg到首屏。同样的产品,在中国就行不通,没有几个人愿意点那么一小下。这种向外输出,完全不具备起码的群众基础。网易新闻经过多年的培训,一条火爆新闻被推荐的次数,远远不能和点击量相比。
但是,你要是换一个角度看。中国人有着悠久的传统,每天在书包里带一块砖,用饭盒打一盒单位的水泥回家,经过数月之功,修建一个自己家的小厨房。对于分享和探索,中国人没有多少兴趣。但是,对于像个搬仓鼠一样把外面的资源弄回自己的小家,却人人都有浓厚的兴趣。开心网上最火热的两款游戏是争车位和偷菜,可以从一个侧面印证这一点。所以,在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下,一本书的价值不会体现在有多少人推荐,而是有多少本盗版。一个Blog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少人Digg或者用美味书签搜藏,而是有多少人把文章放在自己的Blog里或者硬盘上。韩国之所有有Naver的模式,大概也是基于相同的心态和人文环境。
分出去和偷回来,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用户心态。对应这两种心态,大概也应该有不同的产品形态。对于"偷回来"而言,最好的结构当然是一站拥有所有的东西,而这所有的东西又能为我所用,随时能让我感觉到安全可靠,于是我就能把这个站点当作是自己在网络上的私产,就此呆在那里永不挪窝。
------------------
评论